中小学生自主学习力创新培养与实践研究开题会

来源 研究会   30次     2025-03-05 10:00:33    

我会动态

2025年3月4日,北京——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教育规划科研课题《中小学生自主学习力创新培养与实践研究》开题会在北京隆重举行。此次会议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常务理事张广强、总课题组组长陈荣荣及子课题负责人张霞、蔡阳、张志刚等专家团队主持,来自各地的教师代表共同参与,探讨新时代中小学生自主学习力培养的创新路径。

会议以“破解自主学习困境、赋能终身发展”为主题,系统规划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创新、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研究路径。该课题是我国首个以“学习力生态化培养”为核心的全国引领性课题,标志着我国在自主学习力培养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。

张广强在致辞中强调:“自主学习力是未来社会的‘元能力’,它决定了学生能否从‘知识容器’蜕变为终身成长者。”他要求课题组严守学术底线与政策红线,以科学、合规的研究方法推动实践落地,确保研究成果能够惠及千万家庭。他还展望了研究成果在师资培训、教育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。

总课题组组长陈荣荣详细阐述了研究蓝图。他指出,当前中小学生在自主学习力培养中普遍存在目标模糊、方法欠缺、动力不足等问题,亟需构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。在“双减”政策与AI革命的双重背景下,本课题将构建“动力—策略—习惯—心理—规划—家庭”六位一体的培养体系,致力于破解三大困局:从“被动填充”到“主动建构”的学习模式转型,从“经验直觉”到“科学循证”的方法论升级,从“碎片尝试”到“生态系统”的实践创新。研究计划分为六大阶段,覆盖理论建构、实践验证到产品化推广的全流程,预计2026年形成首批标准化成果。

2021032101 

各子课题组长分别介绍了负责模块的研究内容。张霞聚焦学习动力“三阶驱动模型”,蔡阳详解“数字化学习工具开发”,展示“科技+人文”融合路径,张志刚提出教师角色转型为“学习策略教练”,马洁分享了解决“焦虑型陪伴”“规则缺失”等典型问题的经验,王紫铭创新提出“场景-能量”联动模型,将课堂、考试等场景与心理能量要素深度绑定,丁淑梅展望了学业规划路径,未来产品化负责人张霞描绘了“三重进阶路径”。课题组特别鸣谢53位一线指导师贡献的327份“田野数据”,这些数据涵盖了学生学习态度转变、习惯养成等多个方面的实例,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。

2025032102 

2025032103 

课题组成员代表张焕凤表示:“教育的美好在于点燃‘我想学、我会学、我能学’的生命之火。这簇火苗的守护,需要每个教育者成为执灯人。”

2025032104 

会议还特别设置了“教师交流与课题讨论”环节。来自上海的黄靖妤、天津的唐千琳、深圳的朱晓霞、南京的孟雅珺等教师代表分享了基层实践经验,表达了“以课题为平台,汇聚成员特长,以期在教育一线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”的期望,进一步深化了合作共识。

此次开题会的成功举行,标志着《中小学生自主学习力创新培养与实践研究》课题正式启动,为我国中小学生自主学习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,助力青少年终身发展。

研究会介绍

   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是由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中国科学院、中国社会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等全国重点科研院校、科研单位和众多著名教育家、科学家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共同发起、经国务院批准、民政部核准登记、由教育部主管的全国性一级社团组织,是我国智慧工程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的最高学术团体。
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Copyright @ 2005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 公安备案号:11010802031528 京ICP备13026218号 办公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院泰诚商务会馆103室,办公电话:010-62154491